深總發展策略研究委員會就2025-2026《施政報告》提交意見書
今日(8月12日),香港深圳社團總會(下稱「深總」)發展策略研究委員會一行前往政府總部,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交意見書。

意見書從應對負資產對經濟的衝擊、把握數字金融與綠色金融機遇、建設大宗商品貿易樞紐、加快土地與基建發展、推動創科與教育協同、應對勞動力短缺、關注青年「學業、就業、置業」、建設國際教育樞紐、推動醫療產業多樣化、促進文化、體育和旅遊一體化以及落實廣深港高鐵港深段地鐵化十一個方面出發,向特區政府提出相關具體政策建議。

今天出席活動的成員有會長鄧清河,基金會主席兼常務副會長陳健平,常務副會長兼發展策略研究委員會主任方舟,常務副會長兼常務副秘書長陳秋嫻,副會長兼發展策略研究委員會委員曾紫蕾,會董林素蔚,會董兼發展策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羅璇、陳少波,發展策略研究委員會委員馬紹祥。



意見書主要內容建議如下
一、應對當前負資產增加對經濟運行的衝擊
針對房地產市場下行導致的負資產問題,建議設立政府主導或參與的債務紓困基金,為有還款意願和潛力的群體提供臨時支援;引導銀行通過減息、延長還款期等措施協助負資產業主;鼓勵金融機構調整商鋪租金估值方式,如延長評估周期、引入緩衝機制和認可浮動租金模式,以打破租金高企與空置的惡性循環;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統籌政策制定與落實,建立監測指標體系,並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
二、把握數字金融和綠色金融發展新機遇
在數字金融方面,建議香港發揮在加密金融資產等領域的優勢,成為內地企業RWA代幣化證券融資的首選平臺,同時完善虛擬資產監管框架,推進港元與人民幣穩定幣發行及與數字人民幣的互通。在綠色金融方面,提議打造亞洲最大最活躍的自願碳交易市場,建立與全球標準接軌的亞洲碳市場標準並爭取納入相關國際認可體系,還應利用自身優勢開發碳金融產品和衍生工具,助力國家碳市場金融化發展。
三、建設大宗商品貿易樞紐,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為解決中國大宗商品貿易存在的問題,建議推動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對接浙江自貿區的相關系統,建立技術與政策層面的協作機制;依託港交所平臺加強內地與國際市場聯繫,探索「期貨通」機制;啟動「大宗商品專才簽證」,五年內引入2000名相關專才,並與職訓局合辦培訓專案培養本地青年;研究建設 「香港綠色金屬交易所」,推出以港幣結算的相關期貨並與現有合約互掛。
四、拆輕鬆綁加快香港土地和基建發展
為加快土地和基建發展,建議探索跨區地積比率轉移,將舊區未用盡的地積比率轉移到新發展區,政府需開展專項研究並建立相關審批監管機制;探索私人參與「北部都會區」片區開發的新模式,由發展商提交方案政府審批,允許靈活規劃土地用途並推行提案競標制度;建立一站式專責小組統籌機制,推行「專業歸口、統一審批」的改革模式,如以路政署為主導部門處理鐵路專案審批,以提升效率。
五、吸引國際科技組織落戶香港,推動創科與教育協同發展
建議吸引國際科技組織將地區總部設在香港,鼓勵在科技前沿領域發起或設立國際組織,推動國際合作科研,並將香港的國際組織數量納入國家統計;提升與內地合作辦學深度,實現資源共用與協同發展;設立「香港國際學術會議專項基金」,為相關會議提供資金支援,協調場地資源並給予租賃優惠,以吸引高水準會議落地。
六、「加快輸入」與「強化培訓」雙軌並行應對勞動力短缺
針對勞動力短缺問題,建議加快及優化輸入人力,擴大行業覆蓋至醫療保健、餐飲零售等領域,簡化審批流程,設立「綠色通道」和「預先審批配額」,並為國際認證工種提供一站式服務;強化本地職業技能再培訓,針對35歲以上人士推出聚焦技能缺口的培訓計畫並提供津貼,為高齡雇員提供相關基礎課程,鼓勵企業與相關機構合辦「帶薪學徒制」;政府每年公布「人力短缺指數Dashboard」,設立跨部門委員會定期檢視成效並調整政策。
七、持續關注青年「學業、就業、置業」,拓展發展空間
在學業方面,建議增撥教學資源加強AI教育、國民教育等,評估資助教學專案,增加社會工作與服務撥款,提供情緒支援和精神健康教育,培養青年正面價值觀。在就業方面,推動商界與社企等合作提供實習、諮詢等服務,提高進修基金資助,加強與內地協作推出相關計畫,擴大「青年發展基金」資助範疇並建立支援平臺。在置業方面,加快「港人首次置業」專案,推出青年「先租後買」計畫和青年宿舍。同時支持青年參與文化體育交流。
八、多措並舉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
建議在北部都會區規劃寄宿制中小學並提供國際課程,完善相關政策配套;吸引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兼顧國際教育與中國文化薰陶;由政府牽頭聯合多方推出面向「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的專項獎學金計畫;完善助學貸款制度,設立風險補償基金,借鑒新加坡經驗為優秀畢業生提供在港實習就業通道,實現人才培養閉環。
九、開拓醫療產業多樣化發展
建議加強公私營醫療的協調配合,擴大合作範圍,為私營醫療機構提供市場空間;以河套地區為試點,允許生物科技企業申請生物樣品跨境,建立合作機制和資訊共用平臺,加強風險評估和監測,以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
十、積極推動文化、體育和旅遊一體化發展
為推動文化旅遊等產業發展,建議打造多元文化藝術生態,推進場館建設,規劃中小型場地,加強內容開發、人才培養和產研合作,穩固藝術品交易市場地位並深化與內地合作,建設保稅倉和開通綠色通道;開拓國際市場,打造相關旅遊體驗和客群組合,利用免簽政策加強與內地合作開發旅遊產品;在港深陸路口岸設立外國人落地簽窗口並優化流程;把握遊艇自由行政策機遇,發展相關產業和舉辦國際賽事;加快智慧旅遊應用,利用科技完善服務和促進創新。
十一、研究落實廣深港高鐵港深段地鐵化運營
為提升跨境通勤效率,建議將電子客票「當日一次有效」服務引入高鐵香港段,允許乘客選擇當天同方向同等列車;將「購票訂座」模式改為「即到即走」模式,加密短途班次至每 20 分鐘一班;推動高鐵票價「地鐵化」,縮小與東鐵線的差距;引入 CRH6 型電力動車組,為設置站票做準備,以適應新界北城鎮化發展。

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表示,香港深圳社團總會的意見書涵蓋範圍廣泛,所提各項建議切中香港發展關鍵領域,與政府施政重點高度契合,政府對這些意見頗為關注,將認真研究借鑒,助力香港持續發展。
未來,深總將繼續匯聚众智,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貢獻力量,助力深港兩地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實現協同共進。